螺纹钢的下游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两大行业,8月份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至19.8%,相比7月份扩大4.6个百分点;基建投资自2021年年中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个月负增长。结合细分行业数据看,现实需求在未来1~2个月出现实质性好转的概率不大。 但宏观的强预期依然会对市场形成提振。笔者认为,宏观强预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。一是外围环境的改善。美联储已经在9月中旬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,中美贸易谈判也释放出了一些利好消息,国内政策宽松的空间将进一步打开。二是国内政策加码的预期。9月12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提到财政政策仍有充足空间,并提前下达了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。接下来到10月底之前还有一系列重要会议召开,“十五五”规划也将公布,市场对于政策加码依然是有一定期待的。 同时,预期的好转也会对现实需求形成一定提振,9月份第3周,螺纹钢库存出现了7月底以来的首次环比回落;笔者拟合的螺纹钢周度供需缺口数据(需求-供给)也出现连续3周增加,表明建筑钢材供需格局有边际改善迹象。 11月份之后产业链存在负反馈风险 10月底主要宏观事件可能均已经落地,而现实需求大概率会继续走弱;届时若钢厂转为亏损状态又配合一定程度的限产政策的话,产业链不排除会出现负反馈风险。若出现负反馈,可能会以铁矿石领跌、钢材跟跌的方式完成。因为从目前黑色系几个品种的估值水平来看,105美元/吨的铁矿石价格处于偏高区域。年底西芒杜铁矿的投产也会对铁矿石价格形成一定压制。另外,在每年冬储启动之前,钢材市场都会有一轮下探市场冬储心理底线的过程,预计今年仍会延续。 综合以上分析,9月中下旬螺纹钢市场的反弹主要是由宏观预期支撑,10月底之前尽管需求难有明显好转,但宏观预期偏强,钢厂原料补库等逻辑依然会支撑螺纹钢价格进一步走强。但11月份之后,随着主要宏观事件的落地,钢铁产业链可能存在负反馈风险,届时螺纹钢价格可能也会出现调整。